觀察滴滴出行
滴滴,一家成立四年多的公司,員工平均年齡 27 歲,讓 Uber 進到中國也面臨打不下市場的困境。滴滴於 2016 年 8 月與 Uber 中國合併後,在中國幾乎無人不曉的打車燒錢服務總算告一段落,本篇文章將會聚焦於滴滴所創造的數字以及其策略分析。
滴滴大數據
- 在中國,每百戶人家所擁有的自家車平均為 31 輛;而在美國,每百戶人家所擁有的自家車平均為 200 輛。
- 在中國,開車 10 公里需要的成本為 100 元人民幣,而打車只要 20 元人民幣;在美國,開車 10 公里的成本為 7 美元,而打車的成本為 14–20 美元。
- 滴滴每天處理超過 50 TB 的資料
- 滴滴每天接超過 1000 萬筆單(這數字僅次於淘寶的訂單量)
- 滴滴每天計算請求次數超過 20 億
- 滴滴每天收集 8000 萬公里出行軌跡,是赤道周長的 2000 倍
- 滴滴的司機超過 1500 萬人
- 滴滴註冊用戶超過 3 億人
- 滴滴 2016 年 1 月宣稱其累積訂單數 14 億,超過 Uber 成立 6 年以來的 10 億訂單
觀察需求,從零做起
滴滴打車成立於 2012 年,在一剛開始的手機端 app 還是外包的版本,系統不穩定,打車的司機端也是創辦人 程維帶著團隊一個一個談下來的。公司成立之初,為了讓司機安心有使用者,甚至請來工讀生,而工讀生的每天工作就是去打車,從 A 地到 B 地,又避免司機發現,不能太快又從 B 地坐回 A 地。而看當下火熱的滴滴出行,你很難想像在四年前它是這樣子的狀況。
程維創辦滴滴打車之初,便察覺到隨著中國十年的汽車發展到一定階段後,每戶人家都擁有一輛私家車是不可行的方式,在尖峰時刻叫不到車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大的痛點。
綜觀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,對於出行的硬需求一直沒有好好的被解決,公共運輸系統在尖峰時刻也時常無法做非常好的調度,因此為了確保能叫到車,決定開始創立滴滴打車。
全盤通吃的服務範圍
滴滴旗下有眾多服務,簡介如下:
- 出租車:領有執照的計程車服務。
- 快車:類似 Uber 菁英,司機擁有自己的車,隨時加入隨時離開平台。
- 順風車:共乘概念,當你要從 A 到 B 地,剛好有人要移動範圍在這路線上,滴滴平台便會自動配對。
- 專車:類似 Uber 尊榮,是主打高端的客群,與快車的差異化需求。車輛及司機都來自合法認證的合作公司。
- 代駕:喝酒聚餐完後,將車讓其他人負責開。
- 試駕:線上預約,車子開到你面前讓你試駕。
相對於 Uber 在全球陸陸續續推出的 Uber POOL、Uber RUSH、Uber MOTO 等服務,滴滴在中國現階段是專注於解決人的出行需求,這當中需要考量到許多需求要被滿足,例如:
- who:是誰有移動的需求?這個需求一定是人嗎?提供這個需求的司機是誰?
- when:是什麼時候需要車上空位?馬上就需要還是可以預約?
- what:需要的車的檔次是什麼?要的是一個座位就可以嗎?
- why;為什麼需要用這服務?平台有帶來任何加值嗎?
因應不同的需求,滴滴推出了
- 企業版:由企業設置帳號,未來出行的記錄由公司統一管理,誰什麼時候從哪邊到哪邊都記錄的清清楚楚,並且由公司統一扣款。
- 政府版:配合政府公家車的使用時間,在確定沒有使用狀況下,將閒置資源釋放出來供其他人使用。
- 個人版:
- 粉愛行動:成立聯盟,希望帶給女性乘客更好的乘車體驗
- 敬愛專車:針對老年人的服務,可以讓家庭成員優先為老年人設置家中地址或是出行地址,降低老年人使用 app 上面的困難,一鍵就可以叫車。
- 公益助學:提供司機的子女為期半年的專業網絡輔導課程。
滴滴與騰訊
騰訊於滴滴的 B 輪就投資了 1500 萬美元,在 2014 年 1 月啟動戰略合作,開啟微信支付的補貼活動,這個時期的微信支付藉由滴滴的紅包分享,也快速累積用戶。
在滴滴與快的打車尚未合併的時期,雙方補貼打的火熱,伺服器一度不堪負荷,騰訊也因此組了一支特別技術小組,全力協助滴滴打車度過那段時期。
在中國,幾乎人手都有手機且都會安裝微信,滴滴打車藉著進入微信體系,幾乎成了每一個人必備的內建軟體了,加上微信支付的便利,讓打車這件事情在中國發展的如火如荼,也從 12 年的藍海瞬間轉成紅海市場。16 年的現在,滴滴快車佔有中國 99% 的快車市場,滴滴專車則有 80% 以上的市佔率,都是中國市佔率第一。
結論
滴滴出行的發展看似如此成功,不能單看其公司文化制度良好,還要考量到中國的一、二線城市發展過快,私家車的擁有不能完善解決交通的需求,因此出行的剛需在互聯網、手持裝置都到位情況下順勢發展。
放眼 Uber、Google、Ford 等公司都將推出的無人車,新加坡的 MIT 團隊硬是比 Uber 更快的讓無人計程車上路實測了;而滴滴當然還不算成功,因為比起無人車,當務之急是完善解決中國的打車問題。
我相信滴滴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,對外的開放及分享態度,在了解到在地化重要性,成立聯盟或許正是他們與 Uber 最大的不同吧。